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義守大學-醫學院

成效摘要

義守大學110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重點培育學院:醫學院及醫學科技學院 執行成果亮點

       本校透過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在充足且優質的英語授課師資,完整的建構英語學習課程與環境等優勢基礎下,依學生學習、教師教學以及支持系統三面向,全面規劃推動雙語校園與雙語化教學,110學年成果亮點如下:

一、學生英語程度強化

(一) EMI課程創新

  1. 脈絡式EMI專業課程:從基礎、核心、應用三階段循序漸進使各年級皆開設EMI課程,累積EMI專業課程讓學生四年英文學習不中斷,並能具備「英語+專業」的能力,全英授課課程數占課程總數比例逐年增加,110 學年度全校全英授課課程數達594門,占課程總數達12%,醫學院及醫學科技學院(簡稱「醫學兩院」) EMI課程數達152門(學士11.97%/碩士13.25%)。
  2. 配合學校創新課程方案,醫學兩院於110學年開設11個跨域全英微學分學程,包括「國際護理全英課程」、「健康醫療保健入門」、「健康傳播」、「國際復健醫療」等課程。
  3. 已建立EMI課程學習品保機制,針對EMI課程設計專屬教學意見調查題組進行問卷,各學系皆對量化及質性結果在課程相關會議上進行討論,進而提出改善策略,以提升教與學之成效。

(二)多元學習管道及校園英語檢測

  1. 為提供學生不受場地及時間限制的英語學習環境,110學年購置線上學習測驗-TOEIC 模擬測驗題庫,並配合先前購置之模擬測驗,實施大一/大二通識英文前、後測驗,讓授課教師瞭解學生之學習狀況,以進行教學方式及學習教材之調整。
  2. 110學年委由應英系老師以多益測驗題庫分析、講解為主軸,錄製多益測驗題庫100題解題技巧分析,課程放置於本校Moodle選課系統,提供全校教職員生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免費學習。外語文中心每學期針對全校多益成績達600分以上或學測英文10級分以上之學生,規劃27小時的英語菁英班課程,密集訓練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全方位能力,110學年全校計有120位同學參與此課程,其中醫學兩院計有67位同學參與此課程。
  3. 為了解學生之英語學習成效,規劃更合適的學習提升計畫,鼓勵學生參加GEPT、CSEPT及多益等校園英語檢測,並訂有檢定獎勵辦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提升未來競爭力。全校參加檢測學生中,達CEFR B1以上之百分比,由110年度之38.3%,111年度提升為47.1%,CEFR B2以上之百分比,則由1.9%提升為6.1%。

(三) EMI教學助理培訓課程

為增進EMI課程教學助理所需技能並協助EMI授課教師,同時提升本校學生英語能力,藉由實際於課堂上參與對話及協助課程進行,增進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實務操作,同時培育將來職場競爭力。110學年辦理四梯次之EMI教學助理培訓課程,完成培訓課程者頒發證明書,日後憑證明於教發中心應徵教學助理,將核給較高時薪,以彰顯語言能力之重要性。110學年共計46人完成培訓,其中18位學生擔任EMI課程教學助理,協助教師教學相關事項。

(四)多元沉浸外語活動

  1. 學伴成長團體(英文自學團體):由後醫系外國學生與其他學系本國生組成22個學伴成長團體,共計88位本國及外國生參與,透過定期聚會增加英語溝通練習機會。
  2. 英語短片競賽及英語簡報競賽:透過拍攝學習環境的英語短片比賽,可強化學生以全英思考與表達能力,有效掌握並傳遞短片的主題訊息,簡報競賽則可加強學生應用於研究所相關課程報告和未來職場所需之技能。
  3. 跨文化交流活動:為將世界各國文化帶進校園,透過國際文化學習交流活動,啟動「全球參與」(Foundations in Global Engagement, FiGE),幫助學生體驗全球多元文化、接觸不同國家生活,辦理國際文化義術節、國際文化大使選拔、探索臺灣文化體驗之旅等各項跨文化交流活動,110年首辦「TEDx-IShou University」,由不同國籍學生團隊包辦策展規劃,以「突破現狀重獲自由」為主題,發表英文演說,另辦理三場次English Corner活動,計有125人次參與,透過輕鬆的對話練習、互動遊戲及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克服恐懼能自然說英語。
  4. 地方服務雙語活動: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學生至燕巢區橫山國小學童辦理雙語互動式課程,後醫系學生設計英語互動教材,如以英語介紹身體器官與功能,並以簡易球類進行拋、接以及傳遞等方式進行,活動中外籍生融入小學生團隊中,藉由與外國人互動打造英語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