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成效摘要

提升教學品質:參與劍橋EMI Skills培訓、建立教師成長社群

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品質,教學發展中心在提升教師EMI授課技巧上提供劍橋EMI Skills培訓,該培訓為教師的線上自學課程,課程內容針對不同的學術情境提供英語用詞語彙的整理,並於課後測驗供教師檢視自我能力,截至目前為止,工程學院內180位教師中,已有51位教師取得劍橋EMI Skills證書,透過培訓課程也讓教師習得EMI授課的相關技巧,將所學體現於教學中,使學生更能吸收與領悟教師所教授的學術知識。

工程學院內教師間亦成立專業成長社群,促進教師間交流各式EMI教學方法、課程經營之心得,透過社群和研習的交流,教師間可習得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工程學院已成立3個教師社群,並已有15%教師參與院系所EMI實務社群。

 

確保學生吸收課程知識:提供學習輔助資源

教師於課程中適時提供學生課後複習的中文教材,當學生在課堂上由於英語能力落差而較難理解專業知識時,可自行課後反覆習讀教師提供之中文教材,避免學生因EMI授課而無法真正習得學術知識。

助教系統在教學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工程學院鼓勵任課教師聘任英語能力佳的助教於課堂中協助教學實作部分,也在分組上提供相關指導協助,有助於及時釐清學生問題。

 

減緩修習EMI授課痛感: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針對工程類課程的授課需求,工程學院開設「工程英文精進班」免費線上課程,對象為工程學院院內之所有學生。內容包含數學、物理、化學英文常用字詞,以及如何使用英文撰寫作業和論文等,課程所教授之內容從大一生至研究所的學生皆可適用,今年度暑假為第一次試辦,院內有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在課後的問卷填答中,有95.2%的同學認同此課程有助於銜接全英語授課的環境,也有許多學生分享其學習的需求,如期望開設更多英語口說的課程,使其於英語對話情境中練習英語口說。針對此類需求,工程學院亦於111-1學期起規劃英文小角落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口說能力,由111年10月起開始舉辦,截至目前為止已辦理11場次。

 

促進國際交流:安排跨國學術交流活動

工程學院時常與國外大學合辦學術交流活動,過程中除了學術探討,與外國學生互動時需以英文來溝通,不僅促進文化交流,學生也從中領悟到英語能力在工程實作上應用與表達之重要性。

實例一:機械系與姊妹系日本九州工業大學機械系一年一度合辦學術交流計畫,活動安排任務導向型小組交流,每組由台日成員組成,針對台日兩國半導體相關產業之商業模式進行未來預測,學生進行系列的蒐集與資料分析,期間雙方導師亦提供學術輔導。

實例二:本院全球發展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於每年暑假和東京工業大學合作舉辦暑期營隊,往年皆以實際訪台舉辦,由於疫情緣故,今年以線上方式進行,由材料、機械、電子等不同領域之東工大教授及臺科大教授進行線上演講,並讓學生於課後與日本學生以英文進行交流。課程中教導學生以燃料電池結合3D列印技術設計氫能車,將台籍學生與日籍學生分組進行合作競賽,從設計、簡報到實際競賽,學生皆以英文為交流語言。

 

EMI授課向下紮根:將EMI課程延伸進高級中等學校(高中/技高) 

工程學院寒暑期與學期時間舉辦高職深耕營隊活動,帶領同學進行能源教育體驗和實作課程等,並嘗試於課程中加入一些EMI的元素,將其中一至兩小時原以中文授課的課程,換成外籍教授上課之EMI課程,藉此讓學生先習慣全英語授課的上課方式,幫助其升學後更能適應全英語授課。

 

增進學生與職場的連結性:推動與業界接軌課程

工程學院一直以來積極與業界合作,尤其近年全球智慧製造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工程領域的工作機會也隨之大增。為提升學生未來進入國家重點及新興產業的競爭力,工程學院也於去年開設「先進半導體製程設備學程」,該學程的EMI課程邀請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海外著名大學學者向學生分享先進半導體設備專業知識與實務訓練,縮短學生就業時的學用落差,並藉此培育臺灣高階半導體製造與設計人才,厚植臺灣半導體的研發能量。

此外,工程學院透過開設業界分享微課程以建立學生和產業界之間交流的管道,邀請優貝克科技、日本航空、SHARP、飛龍文具等業界師資授課,與學生分享職場上外語能力對工作的優勢及影響層面,藉由與企業人士之交流,提升學生學習英語之動機與意願。本學期亦將安排學生前往台積電、Garmin等知名大廠實地參訪,透過實際訪視了解業界動態,幫助學生探索未來求職方向,並於在學期間培養工作所需技能與知識。




  返回學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