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成功大學

成效摘要

110學年度大專院校雙語化學習計畫成果摘要

計畫特色

國立成功大學作為頂尖學府,在面對全球化的趨勢下,致力於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能力及面對挑戰的精神,使成大人能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積極有效地回應社會問題。本校為全國唯一以「全球競合力」為核心理念推動雙語教育之大學,扣合2030雙語國家願景,以「語言、知識、理解、態度與價值」四大元素為基礎推動全球競合力之培養。本校雙語化學習計畫旨在促進本校學生在開放自由的學術校園與國際學人交流,了解彼此的價值與文化,培養宏遠的國際觀、強烈的企圖心及面對未來世界的素養與能力,展現全球公民精神。透過雙語計畫培育學生的專業能力、跨語言及跨文化溝通力、文化敏感度,進而能展現全球競合力。

成功大學的雙語計畫針對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三大對象的不同專業及需求,制定及調整相關的行動方案,來提升全體的語言能力。希望從語言的學習,深化至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包容,以及新世代價值的認定。幫助學生將語言活用,成為在生活、學業以及畢業後專業領域上溝通、理解及傳達理念的工具,並透過正式課程、課外活動、以及環境的建置來培養這項素養。

 

成果亮點

機構策略與管理:以編制內一級單位「策略發展整合室」為校內專責推動單位,整合校內外與國際資源,發想及規劃具體執行方案,與校內行政單位及九大學院共同推動雙語計畫。教務處成立雙語教學資源中心,統籌EMI課程發展、教師EMI專業發展、推廣區域EMI發展等。

教師與教學:

  1. 建立EMI教師教學能力資料庫,盤點本校專任教師EMI教學能力,並追蹤教師EMI能力發展狀況,有效協助本校發展EMI教師支持策略。
  2. 推動校內EMI教師認證,針對於英語系國家取得學位、參與2次以上EMI教學培訓或開設全英語授課課程之教學反應調查結果高於全校平均之教師給予EMI教師認證,鼓勵教師參與EMI教學。
  3. EMI教學知能提升活動:辦理EMI培訓工作坊共19場次,及10場EMI觀課活動,參與教師佔全校專任教師68.14%。

學生與學習:

  1. 招募及培訓EMI教學助理,提供學生學習支援:招募English Corner口說活動教學助理及EMI銜接課程教學助理共64位,辦理英語口說活動以協助學生提升英語口語能力,並錄製EMI銜接課程,幫助學生熟悉專業領域英語專有名詞及基礎概念。
  2. EMI課程比例及學生修習EMI課程比例成長:大學部EMI課程比例提升自4.44%成長至6.31%,碩博士EMI課程由19.52%提升至22.1%。學生所修學分20%以上為全英語授課人數比例,大二學生由6.37%提升至11.28%,碩一學生自25.10%提升至35.53%。
  3. 學生EMI學習調查分析:抽取8個本校EMI課程為樣本,修課人數596人,填答人數239人,填答率40.1%。62%學生認為自己在EMI課程學習有成效,64%學生認為使用英語授課仍能獲得課堂的專業知識。
  4. 辦理英語學習相關競賽活動:舉辦專業英語簡報競賽及全國英語紀錄短片「SDGs故事募集」競賽,鼓勵學生以英語表達專業領域之知識與所學。

國際體驗:

  1. 全球競合力培養中心:成立全球競合力培養中心,透過「全球移動力論壇」、「學生輔導」及「學生主導計畫」三大類活動與服務,提供國際學生與本地師生以英語交流的環境。辦理英文寫作諮詢、海外職涯工作坊及留遊學經驗分享等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及跨文化理解。累積近千名教職員生參與,88%參與者認同活動能提升全球競合力。
  2. 國際永續學院:以培育有實踐能力、可解決全球議題的國際人才為目標,結合全英語跨領域永續發展學分學程、全英語跨域永續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及Sustainability Collective師生資源鏈結平台,以類實體之虛擬學院形式,創造本地生與境外生跨域全英語共學、鏈結國際社會的平台。
  3. 國際暑期學校:以永續發展目標為主軸,結合課程與實作,以全英語進行。與WUN(世界大學聯盟)、大阪大學、香港中文大學、SATU Presidents’ Forum共同招生。110學年度暑期學校參與學生來自8個國家共計53名學生參與,包含臺灣、菲律賓、日本、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澳洲。

資訊公開:

  1. 辦理雙語教育國際論壇及展覽:舉辦雙語教育國際論壇(臺北)及雙語教育展覽(臺南),有效與社會大眾溝通本校雙語計畫之理念。論壇邀請駐臺辦事處代表及教育部官員、企業代表出席,針對雙語教育與國際人才培育進行演講及對談。策劃雙語教育展覽,邀請駐臺辦事處、教務處及國際處於校內參展,協助校內學生、南部學生與大眾了解成大雙語計畫之內涵及國際教育資源,並透過南北現場連線轉播及互動,為南部民眾及學生創造與國際連結之機會。論壇及展覽共計吸引近200名各界人士、師生及民眾參與,大幅提升本校雙語化學習計畫之能見度。




  返回學校成效